
人物名片:王磊,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視覺傳達設計專任教師,助教,碩士,2019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視覺傳達專業。
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發表論文2篇,設計作品多次榮獲國家或省級獎項,其中參與設計的圖書出版項目:2017年參與設計出版《圖說病毒》,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2017年裝幀設計《第六屆“東+西”作品集》3份,武漢出版社;2018年參與設計出版《美院美術》第77-81期,湖北美術學院出版,
實踐經曆:2017年參加“東+西”國際設計周暨大學生包裝創意設計創新營;2017年榮獲第六屆“東+西”特别貢獻獎;2018年參與中央美術學院「未·未來」全球教育計劃,青年為之教學實踐的中國制造2020課題。
嘉言善行 潤物無聲
一萬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師開卷。談及為何選擇教師這一職業時,王老師這樣回答:“這是一次理性與感性結合的選擇。感性來說,我遇到過如我曾經老師那般無私無畏且溫柔有力的人,就期待我也能夠成為一個能夠給他人帶來積極影響的人。理性來說,讀研期間,也曾被純粹又富有挑戰的學術研究所吸引,很少能有一個職業像教學這份工作需要從業人員擁有不斷求知,不斷探索的能力,來提升和完善自己。”
教育是一盞燈,以燈傳燈,心燈不滅。而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外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如她所言,學生時代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他們春風化雨般的教導不僅點亮了她知識殿堂的明燈,更是在王老師的心裡埋下了一顆對于教師這份職業崇敬向往的小種子。
或許,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身為一葉無輕重,願将一生獻宏謀。”老師就像一座燈塔,在偌大的教學海洋裡他們是一個光點,總在傳道授業的最前線做着最勤懇的工作。而對于學子來說,他們卻是萬屢陽光,于烏雲密布中出現的萬丈光芒。王老師就曾被燈塔照亮,所以她也願成為照亮别人的那束光。漫漫人生,初心不移。通過她的不懈努力,最終也如願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在成為教育工作者後,王磊老師一直将“授人以漁”作為她的教學理念:“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在傳授現有知識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如何獲取、掌握所需知識和信息的方法,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教會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強調結果本身;在适度掌握知識數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努力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學有所獲,真正做到“授人以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為了更好的踐行這一理念,在工作中,王老師會注意去多觀察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不斷改善教學方法來适應她所觀察到的實際情況。王磊老師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着眼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适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王磊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僅授學生以知識之漁,也實現了真正的授學生以社會生存之漁!
孜孜不怠 精進不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如果要給予學生一杯水,那麼自身必須得擁有一片江,要把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讓他們在求學成才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在擔任教師的過程當中,王磊老師深刻體會到,教師除了具備最基本的探索本專業知識能力外,還需跟随時代發展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一是懂教育,引導學生反思和創新的能力,能應用現代技術,引導和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二是跨學科領域的教學能力,各種教育理念的興起,所需更為廣泛和全面的應用型人才,對教師的跨學科知識和教學有了更高要求;三是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在線教育雖然無法取代真人面授,但仍需善于綜合應用各種新媒體和資訊的能力。”
教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要用理論與實踐的力量開啟學生心智。王磊老師入職以來,她便全身心投入課程教學與研究工作中去。從PPT課件的制作、素材的選取,到教學内容的規劃,她都會認真思量。特别是對教學設計的考量,一面向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認真讨教方法,另一方面根據現代學生特點認真琢磨語言表達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她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注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主動性,力求将啟發型的讨論式、情境體驗型的參與式、自主探究式、案例分析互動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融入其中,并積極采用多媒體和網絡教學平台,大膽嘗試突破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以引發學生思考,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探知欲。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在王老師看來,師者不僅要傳道授業,教授給學生課本的知識,更要立德樹人,教會他們為人處世的道理,樹立敬德修業,自強不息的理念。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需要一個良好的引導,而老師則是這個引路人,引導他們走向正确的人生軌道。
在王老師言辭懇切地說,在她的教學之路上,最大的挑戰和最大的成就感都來自于與學生的相處。挑戰她從不放棄,成就讓她更加堅持。王老師主張亦師亦友。在課堂上,王老師謹記自己的職業道德操守,以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标準嚴格要求學生的專業學習,時刻關注他們的掌握情況。課堂之外,她又變成一位暖心的姐姐,默默關注着每一位學生,不管學生在情感還是生活上遇到什麼難題,她都會積極幫助他們,用愛給予他們溫暖,讓大學的生活充滿溫情與幸福。
“很開心能到遇到可愛的學生,他們能與我進行有效溝通,得到互相鼓勵的溫暖。比如我帶的第一屆有位學生會在每學期開學的時候來找我聊聊天,她送我的一幅小畫現在也一直擺在我的辦公桌上。”
在與王磊老師的交談中,我們能強烈地感受到她的親切與和善,以及言語中對學生,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在她這裡,我們能看見一個年輕老師角色的多變,而每一面都在緻力提升學生的成長發展。
師者,是矣成長與師兼行:“更多時候,我覺得自己不像是教師,學生們更像是我的導師,我僅僅是在他們人生一小段旅途中提供打怪任務的一個NPC而已,且這種循環會一直延續下去。也許自己的人生平平淡淡,而教學生涯能所見衆生,卻光怪陸離,精彩紛呈。”
教師,一個平凡的稱謂,一生不平凡的使命。他們在平凡中堅守,在堅守中不凡。或許,不是王老師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而且教師這個角色,選擇了她。
師澤如光 雖微緻遠
諄諄父母心,殷殷師者情。在采訪的最後,王老師也給學生們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提了幾點建議:“不管是任何專業,都要學會自主學習。作為藝術專業學生,首先一定是日常中積累和培養自己的藝術審美;第二是學好軟件,握緊自己的武器;第三是要培養好自己的設計思維和多進行實戰訓練。還想要強調的一點是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多去涉獵一些其他專業的知識。希望能想好在大學期間想要什麼,擴大眼界,做一個長期規劃。”
一支畫筆,兩袖清風。在王磊老師的教育之路上,她捧着一顆心來,卻不帶半根草去。最初啟程,因為熱愛。而教育路漫漫,即使是沒有鮮花的舞台,或者是沒有掌聲的獨白,但緊握畫筆的手,能讓每一種顔色盛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