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得意馬蹄疾,接受采訪的時候,即将畢業的時文遠剛剛得到了中視廣信的工作機會,将在北京央視“大褲衩”開啟新的篇章。
在一丹大學教育基金會實習期間的磨煉,讓他在面試的時候能夠有底氣和自信說出“我會攝像,也會剪視頻”,也讓他在此前電視台實習的第一天就獲得了獨立掌鏡的機會。
種子
初識攝影是在大一的專業課上,這個新聞學新生對老師滔滔不絕的曝光構圖對焦、光圈焦距ISO,以及外出拍攝作業,都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後,他投資了專業的拍攝設備,一有閑暇時間就“苦練技術”,希望能拍出被大家認可的作品。
2020年8月,在一丹大學教育基金會的攝影攝像比賽中,他獲得了一個“被看見”的機會。雖然作品沒有入選,但是他卻進入了基金會成為實習生。“其實我當時(參賽)就奔着實習來的,我覺得在這裡我能學到東西。”時文遠說道。
成長
開始實習,時文遠開始擴展自己的專業領域,從攝影發展到攝像。
在基金會,他接觸到全流程的視頻制作,也有了很多“第一次”的體驗:第一次拍攝、第一次剪輯、第一次獨立負責項目。
從字幕的字體選擇和調整、音樂的節奏和情緒、素材的版權,到每一個視頻邏輯結構的完善、工作文件的儲存和命名,基金會的老師會反饋許多修改意見,再由時文遠反複修改和打磨。
“小毛病很多,(老師)摳得非常細,”他回憶道,“這是一個非常枯燥乏味的過程,也是一個進步的過程。”
記憶中曾有一個3分鐘的視頻,在一天内修改了6次,文件名後綴從“終版”到“終終版”、“終版v1”,最後終于達到發布标準。
雖然工作很繁瑣,但是時文遠也理解老師們的苦心,感謝他們的培養和幫助。靠着在基金會積累的技術和能力,他在大四時順利得到了第一份全職實習,進入湖北省電視台新聞中心的消防拍攝崗位。

結果
剛到電視台第一天他就被安排了拍攝任務,也是他第一次獨立掌控攝影機拍攝電視節目。“其實這是基金會帶給我的機會。因為(有)之前在基金會的拍攝經驗,所以電視台的老師很相信我,讓我單獨掌機。”時文遠告訴我們,“平心而論,同期的同學沒有像我這麼好的機會。

抓住這次機會的時文遠繼續為了夢想努力。他拍攝的視頻登上過CCTV新聞聯播、财經網新聞等欄目,也在學習強國、抖音、哔哩哔哩等視頻平台播出過。
電視台的工作強度比較高,有時需要加班到淩晨,或者連軸轉上一周拍攝剪輯,沒有空閑時間。

他說“雖然壓力大,也辛苦,但我還是選擇滾燙的人生”。
這是他的熱愛,他也喜歡在電視台和大家一起為一部片子忙碌的氛圍。
“每天晚上就跟打仗一樣,吵吵巴火的(東北話:吵吵鬧鬧的)叮呤咣啷的,我就在這樣的環境裡剪片子,我覺得這是我向往的工作氛圍。”
回想起大一的課堂,他慶幸自己能一直堅持所愛,把愛好變成了工作。
時文遠希望自己畢業五年後,能在春晚的直播現場為大家帶來最好的拍攝效果,成就入行時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