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如今的社會,詐騙案件越來越多,手段也越來越高明。為增強大家的防範意識,提高自我防範能力,環境設計2302班于2023年11月12日下午18:00分在學5302召開反詐防騙,青春同行”防詐騙主題班會。本次班會由班長王一帆主持,輔導員王晟老師和朋輩導師協助展開,環境設計2302班全體同學參加。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此次班會的目的,進入主題班長向同學們提問自己或身邊的人有沒有經曆過詐騙,同學們積極回答并舉出身邊的許多受害經曆。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學生的虛榮心,貪便宜,單純等心理特點實施各種詐騙伎倆,使部分學生蒙受巨大的财産損失和精神壓力

經過同學們的激烈探讨,班長給出了常見的詐騙手段主要有:1、短信詐騙:利用手機短信發送虛假消費提示或中獎提示,誘騙客戶交納手續費或稅金,或者誘騙客戶撥打假冒的銀行服務電話、銀聯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門等部門的咨詢電話,套取客戶的銀行卡、密碼等信息進行詐騙。2、盜用QQ号詐騙:盜用他人QQ号碼,用盜用QQ登陸與“他”最信任、最親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種理由騙取對方通過銀行向他付款,進行詐騙。3、電話詐騙:詐騙
分子冒充電話銀行自動語音提示提供國内各大銀行的電話銀行号碼和金融服務,客戶使用此電話進行查詢後,詐騙分子可截取客戶的銀行卡、密碼、身份證等信息,從而盜取客戶賬戶内的資金;或者以公安或銀行名義暗示發生了一個可能威脅你人身安全或者客戶賬戶資金安全的緊急情況,誘使客戶提供賬号和密碼行騙。4、網絡交易誘騙:通過互聯網網上交易誘騙,開始讓你每次投資幾百元(如購買Q币),對方返回105%,多次以後,當你彙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你已經被騙了。

列舉了這麼多的詐騙手段 同時也積極的給出了許多反詐騙的措施讓同學們謹記十個“凡是”以及牢記六個“一律”和應對詐騙的翻翻措施:1、提高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交友要謹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學之間要互相溝通、互相幫助;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2、不要将個人信息資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碼住址、電話、手機、呼機等随意提供給他人,以防被人利用。3、對陌路之人切不可輕信,更不要将錢款借給不了解的陌生人。4、切不可輕信馬路廣告或網上及手機的求職應聘等信息,勤工助學必須通過正規渠道,防止上當受騙。,5、防止以“求助”或利誘為名的詐騙行為,遇到把握不準的事,應及時向父母、老師或保衛處(派出所)報告,不要盲目從事後輔導員王晟老師提醒學生詐騙不分年齡和職業,大家都需要加強反詐騙意識和能力。通過本次班會,同學們了解了詐騙的定義、危害和常見類型,掌握了預防和應對詐騙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同時,本次班會也增強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範詐騙的能力。在今後的生活中,學生可以更加警惕詐騙,保護自己的财産和安全,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輔導員王晟老師通過案例教學和互動交流的方式,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詐騙的手段和危害,并掌握了應對詐騙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同時,老師也強調了學生要勇于舉報和揭露詐騙,加強了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法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