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座因水而興的“百湖之市”,從九省通衢的水運樞紐到現代生态宜居城市,作為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守護水電資源既是曆史使命,更是現實責任。3月30日,2024級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和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開展“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節約校園”節約能源主題班會。

首先,黃楠鑫同學為大家介紹了水電資源的現狀和節約水電的意義,當前我國人均淡水量僅為世界水平的28%,電力生産仍以高能耗火電為主(占比超60%)。武漢高校密集,僅大學城區域年用水量達2000萬噸,學生宿舍年均耗電超1.2億度。全校若降低10%水電消耗,年可節省經費約500萬元,每節約1度電=減排0.997kg二氧化碳,可助力“雙碳”目标,我們應該養成終身受益的綠色生活習慣,傳承武漢人“江湖共生”的生态智慧。
接着,李雯倩同學為大家講解了一些在校園中節約水電的小妙招。比如,水資源循環利用,洗漱水收集沖廁,空調冷凝水澆花。空調溫度管理,夏天空調≥26℃,冬天≤20℃。随後,同學們開展讨論,紛紛為節約水電建言獻策。

輔導員王雨杉老師講到,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利用社交媒體平台,如抖音、B站等,制作有趣的水電節約宣傳視頻。以動畫、短劇等形式展示水電浪費的危害和節約水電的方法,吸引更多同齡人關注。
本次班會不僅是一堂資源科普課,更是一次生态文明啟蒙。當我們意識到關一盞燈能與黃鶴樓的月光共鳴,省一盆水可與東湖的碧波共振,節約便不再是束縛,而是新時代青年對腳下土地最深情的告白。讓我們以知促行,讓綠色成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