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譚大洲)
太行山大峽谷風光旖旎,自然景觀好,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太行山峽谷全場50公裡,被譽為“東方的科羅拉多”。大峽谷景區又名“百裡畫廊”。谷内壁畫交錯,雄險壯觀。其間分布有形态各異的峰巒台壁峽瀑潭泉澗,溪,是我國北方山水的典型代表,景區地質地貌齊全,生态植被優良,保持着大自然原始自然形态。
到太行山第一天,我們八班在馬岫和張小燕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一尺峽谷,領略到了山的雄偉壯麗,山間的美麗風光,并且同學們有條不紊開始去寫生。

4月17日,我們來到中國文字博物館等景點。中國文字博物館位于甲骨文的發源地,是“十一五”期間國家大文化工程,記錄了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
4月20日,我們跟随着張老師來到豬叫石畫畫。豬叫石也稱“報警石”“通靈石”“神石”“奇石”等,因其發聲音如豬叫,故稱豬叫石。豬叫石整體呈紫色,體型方正,頭西尾東斜插于山崖下的沃土,高三米,寬三米,厚2米,地上裸露4平方米,層理和節理比較明顯,石縫參差不齊凹凸部位較多,傳說的豬叫石每縫天下有事,必叫無意,大事大叫,小事小叫,像豬在石頭裡邊跑邊叫,聲音忽高忽低,一次能叫百餘聲。
4月21日,我們來到桃花谷。桃花谷景區位于太行山半腰,海拔1700餘米,桃花谷四面諸峰如筍,谷上懸崖百丈,荊棘叢生,谷的西南山頂有一飛瀑高懸,深淵淺潭,清澈可鑒,水美之處于九寨溝中“海子”相似。此處春時山花怒放,夏時綠草如茵,秋時滿山紅葉,最神奇的是谷内的兩大奇觀,盛夏三伏天,這裡卻湖水結冰,仿佛冬天,冰雪覆蓋,百花凋零之時,桃花洞周圍則山桃花淩寒怒放。

這次寫生,同學們在繪畫技能方面有很大的進步,同時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都有了更深層次的遞進。雖然這次出去我們也遇到很多問題,譬如繪畫方面,剛開始都不會表現太行山的特點,經過這十幾天的訓練,大家對山、樹、石頭的表現技巧也都有很大的提高。這次寫生全班同學都有更深的體會,也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畫畫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點。每一張畫的背後都有我們的很多回憶,一路走來,其中的感情不是用言語就能表達的出來的。我相信将來當我們回憶這段日子的時候,每個人的心裡都是甜蜜而充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