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殷海楠,攝影:殷海楠)
2015年4月18日,天氣陰天轉多雲,今天我們到了江西的彩虹橋,彩虹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長的廊橋,被衆多的媒體譽為"中國最美的廊橋之一",彩虹橋全長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設計最科學的廊橋,彩虹橋的魅力,不僅在于橋體與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的完美結合,而且最重要的體現在建造的生命力,科學合理的選擇了建橋的地理位置,建在最寬的河面上,分解洪水沖擊力的半船橋墩設計,充分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彩虹橋因雨天晴,陽光透過雲層,照在西邊的山脊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彩虹而得名,當地習俗,踏上比橋,如同登上一道吉祥、美麗的彩虹,終身如意,幸福。婺源人在古代建橋有個習俗,建橋墩時,在臨水的側面會鑲進一頭鐵鑄的水牛,以鎮住洪水,保護橋墩,彩虹橋第三個橋墩,至今依然完好保存一隻鐵牛。

看到彩虹橋優美景象,青山如黛,碧水澄清,我們深深被吸引了,欣賞過景色之後,我們靜下心來将我們所感興趣的景物用我們的筆把它畫下來,有的同學畫當地特色的房屋,有的畫樹草有的畫水,同學們認真畫畫,雖然身邊總是有蚊蟲來打擾,也絲毫不減同學們對畫畫的熱情。用心盡力将自己所看所想畫出來,韓俊老師也在一起畫畫,有疑惑的同學就去看老師是怎麼畫的,老師也總是耐心詳細的講解,當同學們畫完後,韓老師對每一個學生的畫面進行點評,指出每個同學的優缺點給出建議;經過6天的評講、練習,我從不會畫風景速寫到現在可以畫出比較完整的畫。

到了晚上,老師把班上所有的同學都召集起來,讓同學們把自己最滿意的一副畫擺到桌子上,然後老師進行統一講解,因為這樣可以讓畫的稍好一點的同學知道如何畫的更好,讓差一點同學明白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打開大家的眼界,認識不同的畫法和表現手法,"吸取精華,去其糟粕"。老師看到一副用彩鉛畫的畫,然後對他點評,建議我們可以大膽的畫,運用不同的材料去畫,老師在評講的時候說:"線的運用方法是值得我們考慮的",讓我們課下考慮問題。每次老師講完課都會問我們還有什麼不懂的嗎?因為老師想盡可能的教我們更多東西。

"不登山,不知山高;不涉水,不曉水深;不賞奇景,怎知期絕妙,隻有身臨其境,才有體會,一旦大自然的風景占據了思維和視野,你會覺得生活不總是乏味,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處處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