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第15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順利落下帷幕。

我院學子作品《走近漢語言文化》在2022年(第15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南賽區評比中脫穎而出,以中南地區賽二等獎的優異成績順利進入圍“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的決賽。經過國賽初評,作品成功進入複評後,斬獲“國賽”三等獎。

(圖為中南地區賽二等獎獲獎證書)

(圖為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賽”三等獎獲獎證書)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榜單賽事之一,也是我校認定的A類學科競賽。大賽的目的是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激發大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大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造就更多創新型、實用型、複合型人才。

此次大賽從省賽到全國決賽曆時近5個月,接到大賽主委會關于舉辦2022年(第15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通知後,藝傳學院影制和網媒專業學生通過跨專業組隊,強強聯合。最終經過團隊成員的交流與讨論決定參加數媒動漫與短片專業組,該類别主題為“學漢語,講漢字,弘揚漢語言文化”,作為團隊隊長的王美玲表示:“看到這個命題的時候很興奮,一股責任感油然而生,漢語言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一個中國人的曆史使命,而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更是責無旁貸,希望通過創作來弘揚漢語言文化,進而影響更多人參與其中,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作品截圖)
曆時一周完成作品構思工作之後,該團隊進行了反複讨論和修改,最終将主題确定為“走近漢語言文化”,并根據主題和短片要求敲定了視頻腳本。在确定拍攝地點時,他們認為武漢在全國知名度高,是一座曆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現代化城市,選擇武漢的地标建築和人文自然景觀作為視頻載體,畫面内容沖擊力強且能夠引起全國人民的共鳴,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便于傳播漢語言文化。


(圖為作品截圖)
據悉,獲獎作品的視頻畫面部分主要由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18級塗鑫宇同學采用無人機進行拍攝,專業水準極高。他曆時兩周跑遍了整個武漢,帶領團隊完成了拍攝内容,最後成片畫面構圖巧妙,内容精美,答辯環節時受到了評委老師的贊賞。



(圖為前期拍攝工作畫面)
後期剪輯工作主要由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的彭心怡和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魏海航兩位同學進行剪輯和配音,視頻前前後後改了七版,臨近作品提交日期仍在反複打磨,意在實現作品更高的完整度和更強的表現力。在整個創作和修改的過程中,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的張煜龍老師始終秉持認真負責的态度,耐心指導,利用課餘和空閑時間與團隊成員共同讨論作品改進事宜,讓同學們深感獲益良多。

(圖為後期剪輯工程畫面)
作品最終在校賽和省賽中脫穎而出,順利進入國賽。國賽分為初評和複評,由廈門大學負責承辦。初評由專家通過對省賽推薦作品進行評審評選出進入複評作品名單,該團隊作品過五關斬六将最終進入複評,複評采用團隊成員線上答辯的形式。最終通過複盤答辯内容,不斷調整和完善答辯措辭,盡心準備應對答辯問題,團隊順利完成答辯,斬獲國賽三等獎。


(圖為作品截圖)
此次大賽良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同學們的努力,亦少不了指導老師的辛勤付出。每一次的靈感湧現,每一次的熬夜奮戰,都出自學生對專業的熱愛。通過高水平學科競賽的鍛煉,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此次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和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子跨專業組隊參賽的有力嘗試也進一步體現了藝傳學院應用型實踐人才培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