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匠心塑蘊,守護楚漆非遺傳承。2023年8月29日上午,張興老師和學院老師一起帶領20、21、22級共35名學生前往湖北荊州非遺傳承基地進行為期三天的考察學習。楚式漆器髹飾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國家級“功勳式非遺大師”鄒傳志老師親自教學,讓同學們近距離考察學習非遺技術,體會楚式漆器的魅力。

鄒老師帶領同學們參觀荊州非遺傳承院,并詳細介紹了楚漆的發展曆程、制作工藝和楚式漆器的現狀以及鄒老師自己和楚漆的故事。聽完鄒老師的講解,我們了解到楚式漆器的匠人們需将一件件胎體進行打磨、調漆、描金、罩漆、執磨,然後制造出精美的楚漆器物,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凝聚了無數楚人的心血和智慧。也見證了楚人筚路藍縷、披荊斬棘艱難的曆史歲月中發展的進程,它不僅僅隻是一種漆器髹飾技藝,更是中華民族文明、勤勞、智慧的結晶。


在學習過程中,鄒老師親自教學,帶領同學們學習非遺傳統技藝。大家将鄒老師圍的滴水不漏,不忍錯過這位非遺大師的一筆一畫。緊接着同學們紛紛在耳杯、漆闆上面作畫,繪制着各式紋樣圖案。大家沉浸在漆器之中感受楚式漆器的魅力。随後鄒老師一一點評了同學們的作品,并選出六幅優秀作品,鄒老師對同學們的作品給予了充分的的肯定和鼓勵。



通過此次“湖北有漆非遺傳承”公益項目考察學習,同學們對楚式漆器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韓俊老師和李東航老師将此次參加學習的35名同學們分成兩組,在項目後期将于與鄒傳志老師一起将為擁有深厚曆史和文化底蘊的楚漆注入現代新元素,通過文創設計進一步把楚漆帶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