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植物紮染活動的順利舉辦将傳統非遺技藝紮染引入校園,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個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平台,也為非遺技藝的傳承和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更多同學們親身體驗并感受其獨特的魅力,以此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廣大師生的熱情關注下,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再次迎來了植物紮染活動第二期。本次活動不限院系、專業、年級,前來咨詢活動詳情的同學絡繹不絕。因活動名額有限,活動報名人數共計260餘人。4月20日至4月21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在五号學院樓5205、5207、5208教室開展了主題為“植物紮染”的傳統藝術活動。

在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們認真組織報名工作,采用線上、線下結合宣傳形式,宣傳海報詳細說明了活動物料及輔助材料的數據與活動流程。本次活動還與校禮儀隊進行聯動,在明德大道擺點宣傳期間,加大活動宣傳力度,校禮儀隊通過走秀來協助預熱活動,此次活動後期将選品到校藝術團進行走秀。

在活動籌備階段,學院部門負責人員精心挑選了優質的紮染工具和材料,根據活動參賽名額拟定采買相應的材料數量,提前籌備了充足的物資與染料。因為紮染做過前處理的物料比較繁瑣,不同時段的物料準備有限,活動啟用人員分流的方式進行,确保了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得到最佳的制作體驗。同時,安排了數批志願者為同學們提供全程指導,保證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掌握紮染技藝,活動教室裡,白闆幕布上投放着紮染活動有關介紹與制作教程的視頻,視頻中有專業的紮染老師進行紮染操作演示。從選料、浸泡、紮結到染色、水洗,每一個步驟都細緻入微,讓人感受到傳統紮染技藝的精湛和美妙。其中内容還詳細介紹了紮染的曆史淵源、技藝特點和發展前景,讓同學們對紮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幫助同學們輕易掌握紮染工藝,更快上手。

在動手實踐環節,選取載體材料時同學們有的選擇了T恤、帆布包、方巾、漁夫帽、圍巾、長裙等,有的則選擇帶來自己的衣物、背包、手套等。活動現場,同學們熱情高漲,紛紛投身到紮染的創作中。他們在志願者的指導下,一步步完成染前處理,使用棉繩、小木條、夾子等工具,對織物進行紮、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形成自己想要的花色,接着把白色布料載體用清水全部浸泡浸濕,随後将捆好的棉布整個浸泡在染料裡,通過吊染、局部擠染料等多種手法,按各自顔色深淺所需等待浸泡時長。染色完畢後需要一直清洗染料浮渣至染布沒有多餘色彩流出為止。最後通過日曬、風幹使色彩完全印在布料上。經過這套工序,同學們最終用紮染的方式制作出了一件件别具一格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展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創意構思。

活動過程中,同學們相互交流協助、學習、欣賞彼此的作品,共同感受紮染藝術的魅力。最終成品呈現了不同的深淺的藍色,每種藍色帶給人們最直觀的感受也不同。有些藍色近似泛白,遠看仿佛身處雨霧天的破碎朦胧中,煙霧環繞,而天空與群山連為一體,上下交接,意境綿長;有些濃厚到則像是下潛到汪洋深處,仿佛能讓我們穿越到天空邊際和無垠的宇宙深處,勇敢探尋着層層的色彩奧秘,享受着無與倫比的視覺體驗。藍染背後的意蘊也讓它備受喜愛。

此次校園紮染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錘煉了師生們的動手能力、審美水平和創新思維,更培養了他們的耐心和毅力。部分同學們表示,在等待浸泡的時候,感覺時間突然變得無比的“漫長”,但成品出來時,又感悟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同時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興趣。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這些年輕的創作者們将繼續在紮染領域探索和創新,為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創新貢獻更多的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非遺技藝在校園中的傳承之路越走越寬,在校園内生根發芽,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