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中央教學樓4101教室裡座無虛席。此次主題為《文博與非遺無邊界發展》的講座由工藝美術專業發起,邀請到武昌區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王峰,為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的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知識盛宴。這不僅是一次關于文物與非遺的深入分享,更是一場激發文化自信的心靈碰撞。


“武昌非遺的故事太多了,每一件器物、每一段技藝都是曆史的見證。”王峰主任的話語引人入勝,他用真實案例帶領大家走進了武昌區的文物保護曆程。講到非遺項目時,他細數了許多在社區和校園落地的保護項目,從匠人技藝的傳承到地方文化的複興,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對文化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文物保護不是單一的修複,而是多元化、全方位的延續。王主任指出,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文博和非遺工作已經超越了傳統邊界,逐漸融入文旅産業和現代生活之中。
王主任特别提到“文化強國”這一國家戰略,讓大家認識到在文化自信的引領下,文物保護不僅僅是保護一塊磚、一幅畫,而是守護民族的根與魂。就在這時,王主任小心翼翼地展示了他帶來的古陶瓷碗,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仿佛觸摸到了千年曆史的溫度。陶瓷碗上殘存的花紋、修複的痕迹,無聲地講述着過去的故事,激起了學生們對文物保護的強烈興趣。王主任強調文化自信在新時代的意義。面對工藝美術專業的學生,他勉勵大家“既要掌握傳統技藝,又要勇于創新”,在創作中挖掘傳統文化的精髓,以新穎的方式讓非遺和傳統工藝煥發活力。他還指出,文物和非遺保護正在逐步實現數字化、産業化,未來工藝美術的學生們不僅可以用手中的技藝守護文化,還能通過新技術和新設計讓非遺走向更廣闊的舞台。


在答疑環節,學生們争相提問如何在未來的創作中更好地結合傳統與現代、如何探索非遺保護的新路徑。王主任認真回答了每一個問題,他特别提到,工藝美術的創作不僅要關注審美和技術,更要關注它所傳達的文化意義。在場的同學們深受啟發,意識到自身專業所蘊含的巨大價值,也明白了文化傳承的責任所在。

講座的最後,王主任勉勵大家:“學好專業,堅定文化自信。你們不僅是未來的工藝美術專業的佼佼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人。”同學們在熱烈的掌聲中送别王主任,紛紛表示今後會更加珍視自己的專業,将工藝美術與文化傳承緊密結合,在未來的創作中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