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14:30,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在馬化騰教學樓2103報告廳舉行《如何提高設計創新能力—設計思維與設計創意》講座,邀請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教授餘漢生為全校師生講解設計思維與創意。
餘漢生教授是廣東東軟學院數字媒體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廣東省工業設計職業資格考試命題專家組成員,曾任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工程工作室主任。他主授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所指導的畢設幾乎入選每一屆《全國工業設計專業優秀優秀畢業作品》和《千裡之行-中國重點美術院校優秀作品》,以及參與國内外各種大賽,獲得包括《中國智造》、《全國大學生設計大師獎》、《國際設計藝術學科畢業設計邀請賽》、《紅點設計大獎》、《省長杯》、《海峽杯》等各類獎項,并獲得最佳指導教師獎、教學成果獎等。


餘漢生教授從設計思維和設計創意兩個角度出發,以實例作為切入點,系統地闡述了思維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一般思維原理和設計思維原理,闡釋了在藝術設計的教與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
“能力的培養有基礎,基礎是循序漸進的,要通過課程項目和競賽培養學生的能力。”餘漢生教授以他的教學為例,強調了課程基礎的重要性,他說,老師帶着學生一起做項目,在做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能力。具備了一定的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設計思維。設計師的思維的觀念和概念是有區别的,概念是基于現狀,不論怎麼設計都是現狀的改造;觀念是基于理想,不受現實的限制隻要達到目标即可。他以“紙藝工坊”産品設計方案展開叙述,又進而引出了創意與造型的問題。方案經過無數次的修改,融合了“千紙鶴”這種傳統的紙藝造型,最終将廢紙回收垃圾桶變成了一個美觀精緻的“千鶴紙藝”。
“設計以人為本”是餘漢生教授提出的最後一個話題,他詳細的向同學們介紹了“護理床”的産品設計。他指出“設計是為了需求”的觀點是不準确的,“設計師應該一點點擴大需求”。“設計以人為本從某種角度來講就是抓住人們的弱點”餘漢生教授以養老為例向同學們闡述了“模塊化管理”這一特殊形式是如何将一張普通的床變為護理床的。


在互動環節中,關于學院老師提出“學生找不到痛點“的問題,餘教授是這樣回答的:“設計需要學好基礎,要抓到它的本質。”對于在場同學提出的如何将科技和藝術相結合的問題,餘教授說到:“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特點,這個特點既有科學上的突破 也有人們對時尚的更新。”

随後,歐陽慧院長對餘教授的分享表達了感謝,相信我們的同學們聽了這個講座會受益匪淺。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