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來,2018級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緻力于對不同的特定場所進行構思、設計,題目類型多樣,覆蓋了環境設計專業的主幹專業知識,交上的此份答卷是對四年專業學習的檢驗。2018級環境設計畢業每件作品都凝結了學生與教師們的心血,由于此次作品太多,本次畢業作品線上展經教研室遴選後展示。
2022年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數字與媒體藝術專業
線上畢業設計作品展
承文傳藝
和而不同
優秀作品
作品一

作品名稱:鄉情小築一适老性活動中心設計
作者姓名:黃玉芹、馬夢婷、關月
指導教師:胡晶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2
設計說明:該項目位于湖北潛江的柴鋪村,選址位于柴鋪村中心地段,該場地是一所廢棄閑置的學校,是村裡各組村民可以快速直達的場所。本次設計分别從公共空間,公共設施,綠化景觀來進行設計。
作品二


作品名稱:生态濱水坡地民宿——水雲澗 民宿設計
作者姓名:王一凡、曾令明、詹必應
指導教師:孫凰耀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2
設計說明:本民宿設計方案的建築結構風格是以新中式為主,融合道教文化進行内部空間布局,并采用多種元素搭配設計,既體現當地特色,也滿足因地制宜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打造具有代表性地域文化的獨特濱水坡地民宿設計。
作品三

作品名稱:“朋萊”國風公共空間設計 建築設計
作者姓名:袁影影、萬小嬌、宋嘉怡
指導教師:金慧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3
設計說明:“朋萊”作為文化産業園其中心思想是文化的交流,構思時結合地區坡度較為平緩,和周邊建築分布的特點,突出其“國風”和現代融合的設計理念。并結合區域分布勾勒出園區空間藍圖,提出由外到内是從古到今的一種建築形式概念。
作品四

作品名稱:武漢特色文化車站設計
作者姓名:楊洋、陸鴻鹄、任紫薇
指導教師:董秋敏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1班
設計說明: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城市設施提出了新要求。城市公交車站是城市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方案從紅色文化、城市生長、碼頭文化三個角度對公交站台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讨,對改善城市公共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作品五


作品名稱:“蟻穴”未來智能理想化社區
作者姓名:王麗華、王瑩、陳昌
指導教師:汪月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1、1804班
設計說明:設計采用設計概念地下空間構造,打造多元化服務綜合型社區,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合理利用土地空間,地下主體設計空間部分設想俄羅斯方塊模式拼接結構構成新型建築體系,結合智能化圍繞打造适合居住的環境。
作品六

作品名稱:海鳥投林——北海市現代化海洋主題公園設計
作者姓名:劉欣、郭煜炜
指導教師:葉津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1班
設計說明:設計一個現代化海洋主題風格的公園,要考慮當地的經濟因素和人流量,海洋公園選址與其當地的經濟環境有着很大的關系,首選址在沿海城市北海,方便運輸換水,并能充分保證人流量,海洋建築上突出海洋主題,建築采用海洋生物風格,海洋主題公園規劃堅持以人民群衆為中心,滿足人們的需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發展多樣性,具有特色的、受歡迎的項目,堅持創新理念。滿足人民群衆的文化旅遊需求。
作品七


作品名稱:“雲萌萌”兒童醫院設計
作者姓名:張苗、王雅慧、文詩雨
指導教師:魯笛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1班
設計說明:本次設計項目為兒童醫院,整體建築造型設計成三朵大小不一的雲朵,分别為醫技樓、門診樓和住院部,弧形的設計使建築變得柔和且生動,打破人們對醫院的刻闆印象。
作品八

作品名稱:樂享寵物公園
作者姓名:羅心怡、楊麗畢
指導教師:呂芳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4班
設計說明:本方案提出在居住區建設寵物公園的設計構想。“寵物公園”規劃建設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依據寵物需求等方面,将園區劃分為,脫栓活動區、寵物訓練區、科普區、休憩區。根據使用主體的行為習慣規劃各功能區的位置,入口附近設置運動量較低的活動草坪,遊玩放松後可沿線步入訓練區進行娛樂、訓練,也可順勢步入休息區進行休息,由淺入深再到合理的分區規劃中。
作品九


作品名稱:“遇“澗”---山地情感關懷民宿體驗空間設計
作者姓名:曹丹、周歡、李钰華
指導教師:李珂、鄧凱靈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3班
設計說明:本設計選址在湖北麻城三河口水庫,設計以細胞的組合與融合為最初概念發展而來的,每個空間看似相同卻又将不同的單元疊加在上面,獨立又融合,細胞設計邏輯貫穿始終,融合現代民宿的審美意趣,将山地自然景觀融合起來,打造出舒适柔軟的治愈系氛圍。給人帶來心靈上愉悅和舒緩的心情,在治愈系坡地景觀設計中運用感官體驗,為現代社會的高壓人群和由于疫情産生心理負擔的亞健康人群創造一個解壓的環境。
作品十

作品名稱:“壹茶" 茶工坊設計
作者姓名:張津津、姚紅梅、杜琴
指導教師:熊昶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1班
設計說明:本次茶工坊采用一體式設計,分為五個不用的空間,功能也不相同。外牆面采用現代材料和玻璃材料相結合,内牆面采用大量木質結構建築材料,能夠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帶來原生态的體驗。室内家具多為榫卯結構家具,達到整體統一的效果。室内裝飾多為少數民族特色紋樣裝飾,可以感受其少數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體驗當地風土人情。
作品十一


作品名稱: "陌. 上花開”棕地景觀再生設計
作者姓名:張麗蓉、胡夢雅、徐夢園
指導教師:劉婧怡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5班
設計說明:為實現我國2050年碳中和的目标,團隊從解決城市環境污染的角度思考出發,聚焦城市垃圾場問題。選取長山口垃圾場作為未來棕地改造對象,綜合調查武漢市長山口垃圾填埋場實際情況,主要構想未來城市垃圾場棕地改造。
作品十二


作品名稱:iN Campus在校園
作者姓名:吳昌勇
指導教師:李曉娟
專業班級:環境設計1805班
設計說明:本設計通過對湖北城建職院學生活動中心進行調研,針對學生活動中心目前缺乏設施、空間不靈活等問題,運用研究環境行為學理論,結合“空間單元模塊設計”、“電子參數化設計”以及“可持續發展設計”營造策略進行空間改造設計。
2018級畢業設計圍繞幾大的主題展開,有與當下疫情防控密切相關的景觀空間設計,同學們試圖運用專業知識關注、解決現實問題;有體現我校學科背景特色的車站形态設計,與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方向緊密相連;有與曆史文化名城正定相關的文化遺産相關的景觀優化設計,關注我國優秀的曆史文化,古今交融,讓古城煥發新的生機;有同步時代發展,與創業、新型辦公結合的辦公空間室内設計、舊建築空間設計;也有與地方文化、鄉村振興結合的文旅民宿空間環境設計、主題商業空間設計。通過本次畢業設計展,督促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加強了專業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