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新媒體影像創業》課程通過全流程實踐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在方案策劃、場景布置、現場拍攝、推廣營銷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将影視相關知識巧妙運用至創新創業領域中,使學生熟悉主流新媒體平台,培養對熱點話題的敏銳度,并根據市場和社會上的熱點信息,進行資料搜集與編輯整理,從而獨立完成影視創作任務,以此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實踐創新能力,使學生成為集策劃、編導、攝制及運營能力為一體的複合型人才。
實踐過程
學生在課堂中主要以抖音為平台,學習短視頻策劃、攝影、剪輯、運營等環節的實用技能。《新媒體影像創業》課程以項目制進行教學,真實模拟短視頻項目,每個學生都要作為編導深入參與到項目制作的各項環節中。根據當下熱點,細分賽道邏輯,培養“網感”,以達到初步掌握專業MCN機構賬号孵化全流程的目的。

學生進行課外拍攝訓練

學生進行課堂展示
課堂練習





成果展示
在期末考核過程中,學生以“新媒體平台傳播準則”為基礎,在“熱點”、“傳統文化”、“小人物與大時代”等選題中進行短視頻創作。針對不同用戶群體,同學們從自身獨特的視角出發,進行别具一格的創意構思,完成了一部部精彩紛呈的影像作品。
作品一
作品名稱:《孤勇者》
作者姓名:施雪臨
作者班級:影視攝影與制作1901
指導教師:周春月
創作說明:“孤勇者”可能是勇敢向前沖的緝毒警察,是疫情中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也可能是英勇無畏的消防員,抑或是與病魔搏鬥的醫生。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種“孤勇者”,但是他們都有着不畏艱難、勇敢前行的精神。這些渺小卻“孤勇”的他們不忘初心、堅定信仰、開拓創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描寫出新時代的精彩篇章!

作品二
作品名稱:《海派百工》
作者姓名:羅靜蕾
作者班級:影視攝影與制作1901
指導教師:周春月
創作說明:将優秀的傳統文化融入到短視頻創作中,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并關注傳統文化。《海派百工》主要講述了上海的非遺傳承人“一生擇一事”的專注,體現他們作品及技藝背後為“人”的志趣,以及堅持自我、融貫中西、在時代浪潮裡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信念。傳統文化深藏在人們的内心深處,能夠陶冶精神情操,提高思想素質。短視頻傳播與宣傳是相互促進的,它可以促進和推廣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也可以增強短視頻傳播的效果。

作品三
作品名稱:《遇見胡旋》
作者姓名:孫文潔
作者班級:影視攝影與制作1901
指導教師:周春月
創作說明:1944年,前敦煌藝術研究所在敦煌第220窟脫落的壁畫下,剝離出宏大瑰麗的初唐壁畫,如流的歲月倒回屬于長安的記憶。胡旋舞由西域傳入中原,在盛世長安風靡一時。敦煌的藝術無時無刻不在經曆着歲月和風沙的考驗。王者榮耀與敦煌研究院聯名,在“遇見胡旋”這款皮膚中,植入了多處象征壁畫剝蝕、風沙消散的設計,本作品旨在向觀衆傳遞敦煌數字化保護和敦煌精神傳承的意義。

作品四
作品名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電》
作者姓名:馮芷晴
作者班級:影視攝影與制作1901
指導教師:周春月
創作說明:女性自我意識覺醒是本作品試圖傳達的意圖,靈感來自著名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基于大廣賽 “纖茶”品牌命題進行融合創作。本作品以一通來電展開叙述,電話裡陌生女人訴說着自己為女孩們寫下的話,激勵女孩們健康、陽光,以此來展現纖茶品牌的理念——“纖茶是呵護陪伴女性的好朋友”,讓女性達成身心合一、内外兼修,更好地從生活工作的壓力中得到放松。在生活和工作領域中展現自己的魄力和魅力,讓女孩們釋放真實的自己。

作品五
作品名稱:《我在武院遇見你》
作者姓名:權意超
作者班級:影視攝影與制作1901
指導教師:周春月
創作說明:大學生活豐富多彩,但受到疫情的影響,當下大學生隻能在學校裡生活、學習。正因如此,本作品将目光聚焦于校園,拍攝封校生活下,大學生們不同的風采以及校園裡優美的景色。結合輕快的音樂節奏,展現出當代大學生積極、樂觀、活力的狀态。

作品六
作品名稱:《擁抱生活的億萬種可能》
作者姓名:唐佳棋
作者班級:影視攝影與制作1901
指導教師:周春月
創作說明:本作品以大廣賽“快手”品牌命題為基礎。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分享美好。他們讓我們感動,讓我們哭,讓我們笑。同時,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他們也讓我們知道,大熒幕和小屏幕,發出來的光,各有滋味。而這群認真的創作者,讓我們所處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