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心理學》課程主要從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入手,縱向深入,從基本的研究方法,到感官層的知識,再到思維層的認知,最後延伸到情感層的設計,層層深入,為同學們平時的設計起到一些引導作用。同時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設計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體系,初步學會從設計心理學的研究出發,創造性地提出和解決設計問題。本次線上展出為環境設計2001、2002、2003、2004班平時作業。
案例分析:該空間屬于住宅空間裡的公共空間——休閑區。
該空間的總體情緒:安全,穩定,私密,舒适,輕松的。
該空間運用了以下設計要素來表達情緒:
(一)造型上:牆頂運用了曲線,使其具有動感,打破了呆闆,更具人性魅力和親切感。牆面運用了平行線,顯得平穩,平和。
(二)色彩上:該空間沙發和牆頂采用灰黑色,帶一點神秘的色彩,給人一種沉穩,私密的感覺。同時,空間還采用了米白色,給人一種高雅,幹淨和閑适的感覺。
(三)材質上:地闆采用木質的,具有溫馨和放松的感覺。沙發采用的柔軟棉麻材質,給人質樸、舒适之感。
(四)光線上:空間整體運用暖黃色光,會讓人感到溫暖和放松。
作者:劉軒竹 環境設計2001班
指導教師:朱永紅
案例分析:該空間屬于住宅空間裡的公共空間——客廳
該空間的總體情緒:穩定、安全、輕松、舒适、愉悅
該空間運用了以下設計要素來表達情緒:
造型上:①該空間運用顔色相近的零散點來裝飾整個空間,使空間更加和諧統一。②背景牆重複的橫線條,使空間理性而簡潔,富有節奏和韻律;③家具造型多為方正規矩的矩形,使空間顯得甯靜、穩重。④茶幾體現出體的重量感,使空間具有穩定的氣質。
色彩上:該空間主要運用暖色系中的黃色,使空間更加溫暖柔和,很好的中和了造型的堅硬感;還運用中色系,調和空間的色彩,使空間色彩平衡。
材質上:①該空間大量使用木材,塑造出自然、質樸、甯靜、溫暖之感,木材無論從色調、曲面、視覺和觸感都能給人愉悅之感。②布藝家具的使用,塑造出柔軟、舒适、典雅之感。③陶瓷的裝飾,塑造出自然、質樸、原始之感,豐富了空間的情感氛圍,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④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拓展了視野範圍,使室内光線充足。⑤牆面文化石,親和力非常強,塑造出肌理感,具有原始的力量,生動而不失活力。
光線上:該空間使用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結合,使空間明亮,富有趣味,很好的塑造了空間的主體氛圍,使空間統一。
通過以上四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知該空間能令人們産生穩定、安全、輕松、舒适、愉悅的情緒體驗。
作者:吳卓 環境設計2002班
指導教師:朱永紅

案例分析:該空間屬于住宅空間裡的公共空間——客廳
該空間的總體情緒:輕松舒适、自然且溫馨同時不失趣味、溫暖健康、優雅時尚、愉悅。
該空間運用了以下設計要素來表達情緒:
造型上:直線的石膏線、方形的石膏闆和地毯、點狀的筒燈、圓形的燈和茶幾、曲面的沙發、曲線的燈、小鹿狀的座椅
色彩上:奶咖色、赤紅色、米黃色、淺灰色、白色、黑色
材質上:石膏闆、乳膠漆、真石漆、真皮磨砂沙發、石墨茶幾、絨布座椅、大理石地磚
光線上:暖黃色與暖白色的燈光
該空間的情緒體驗:造型上,運用大量的直線,平行線狀的石膏線給人一種理性簡潔與舒緩,垂直線表達出挺拔剛硬,方形的石膏闆和地毯給人穩定平靜的感覺,單個的黑色筒燈與燈帶打破過于單調的空間,豐富畫面,圓形燈與茶幾代表圓潤和諧,曲面的單個沙發與曲線的落地燈給人含蓄輕松的感覺;色彩上,奶咖色石膏闆給人治愈感,赤紅色的乳膠漆和真石漆既大氣又氣派,米黃色牆面給人溫馨溫暖感,淺灰色沙發、地毯、地磚、窗簾和石墨茶幾色調配合,顯得優雅時尚;材質上,暖色乳膠漆牆面給人淡雅、溫暖舒适的感覺,絨布質感的沙發和地毯表達出柔和、親切溫暖的感覺,大理石地磚精緻、典雅,給人清涼感;光線上,暖黃色和暖白色的燈光給人一種溫馨溫暖的感覺。整體空間帶給人一種溫馨、休閑舒适、安全、私密的感覺。
作者:王越 環境設計2003班
指導教師:朱永紅

該空間屬于住宅空間裡的私人空間——卧室
該空間的總體情緒:甯靜、祥和、舒适、輕松、溫馨
該空間運用了以下設計要素來表達情緒:
造型上:窗戶設計為圓拱形,給人以甯靜祥和的感覺,同時也營造了一個圓滑、優雅、溫馨的感覺。長線吊燈給人以現代時尚感。
色彩上:卧室整體以暖灰色為主給人以明亮幹淨、舒适、放松的感覺,配以金色和部分顔色點綴,長線的吊燈配以金色為整個空間添加了不一樣的時尚色彩,淺灰色的地毯與整個空間相呼應。
材質上:金屬吊燈和金屬桌子給人一種大氣、時尚感,大理石鋪貼不僅與室内牆漆顔色相呼應,還突出整個空間的時尚感。
光線上:窗戶引進自然光給人以親近自然的感覺,床頭櫃面的背景牆選用了燈池吊頂,不僅是室内燈光照明的補充,暖光還柔化卧室内的光線,給人以溫馨的感覺。
該空間的情緒體驗:以暖灰色為主,配以金色和部分顔色點綴,床頭櫃面背景牆選用了燈池吊頂,不僅是室内燈光照明的補充還柔化卧室的光線。金色的長線吊燈給空間增添了時尚色彩,淺灰色地毯與整個空間大色調相呼應顯得協調溫馨而大氣。拱形窗戶造型給人一種甯靜祥和的感覺,同時也營造了一個更加溫馨的空間。
作者:付衛 環境設計2004班
指導教師:朱永紅
模塊二:優秀空間案例分析(考慮目标群體心理、行為特點的設計)
幼兒心理及行為特點:兒童的行動常常情緒性強,不受理智支配這是整個幼兒期兒童的特點。這個時期的兒童心智各方面尚未成熟,好奇心強、求知欲強、敏感活潑好動、沒有安全感、愛模仿。
該空間針對幼兒的心理、行為特點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 考慮到幼兒活潑好動的行為特點,該空間在空間設計上充分發揮大廳的高度優勢,除了其固有的結構以外都保留其現有高度。形成開闊深邃的空間形态,讓大廳空間更加通透明亮,充滿光線,寬敞明亮的地方能讓孩子們自在的玩耍。整體營造了一個充滿曲面感,線條感的藝術空間,牆體均采用圓弧設計以提供柔和的視覺體驗并且保證了孩子們在運動過程中的安全。
(二)考慮到幼兒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該空間設置了适應兒童的活動場所,能夠增加孩子們的運動量和體力。這樣的空間還能使孩子們升起創造遊戲的欲望刺激好奇心。
(三) 考慮到幼兒求知欲強的心理特點,該空間設置了閱讀區,該區域有豐富的繪本圖書和适合幼兒的益智玩具,讓幼兒在玩耍的同時你還能夠促進其自主思考能力。
(四)考慮到幼兒心智尚未成熟、沒有安全感的心理特點,該區域采用了暖黃色作為主題色,暖色能夠帶給人以舒适、溫馨之感,能夠安撫幼兒離家的不安感。
作者:徐小蝶 環境設計2001班
指導教師:朱永紅
幼兒心理及行為特點:情緒強烈、依賴性比較強:例如在對人方面,剛開始入園的幼兒,他對父母有很強的依戀性,這時候因為突然間離開父母來到陌生的環境,兒童會有一種焦慮緊張,甚至恐懼等情緒,甚至還會哭鬧。好奇心和求知欲強:在這時期,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會對新鮮的事物産生強大的好奇心理,喜歡問家長一些自己不懂的事情,求知欲比較強,喜歡探索。
活潑好動:這個階段的幼兒總是不停地變換姿勢和活動方式,在自由活動時,在相當長時間内持續地跑跑跳跳,卻不感到疲倦。思維具體形象:這時期幼兒認識事物、思考事物時最主要的特點是:憑着感知覺、動作去認識事物,認識世界,積累知識。愛玩遊戲、開始自己組織遊戲:幼兒在遊戲中可以自由活動,任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遊戲中還可以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好奇心和求知欲,認識物體的性能,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該空間針對幼兒的心理、行為特點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考慮到幼兒依賴性的心理特點,該空間在内部造型上,多使用曲線,内部空間整體上像鲸魚的腹部,材料上也使用了具有溫暖性的木材,在情感上喚起孩子對母體子宮的印象,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如圖1、圖2)
(二)考慮到幼兒情緒強烈的心理特點,在空間上采用高隔熱性能透明玻璃的合理分布,創造出室内外空間一體化的效果,在建築的内可以輕易的觀察外部的景觀,使孩子們發現環境的複雜和親切,同時大面積的玻璃幕牆,使大量自然光線照進室内,從而緩解幼兒的情緒。(如圖3)
(三)考慮到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欲強的心理特點,喜歡用感官去探索世界,喜歡觸摸和舔,在空間上内部使用的裝飾材料使用具有安全性的木材和油漆,而且木材具有高絕緣性,在保持建築隔熱方面既安全又理想。(如圖4)
(四)考慮到幼兒活潑好動、愛玩遊戲的行為特點,在空間上對每個教室與實驗室的連接空間進行放大,從而形成遊戲交往空間,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停留,透明的空間使他們可以觀察到其他小夥伴的活動,有利于鼓勵孩子分享空間,去探索空間。(如圖5)
(五)考慮到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行為特點,在空間上使整個總平面形态像鳥,形成趣味動物性隐喻并與樹木、灌木叢、花卉、建築一起成為遊戲玩耍、環境認知、教育教學綜合、玩學一體的樂園。幼兒園建築和景觀相結合,景觀部分的顔色和形态會随着季節的變化呈現出顔色和形态的變化,孩子們可以通過觀察戶外環境和植物的變化,辨識季節的變換。(如圖6、圖7)
作者:胡夏家慧 環境設計2002班
指導教師:朱永紅
幼兒心理及行為特點:
(一)缺乏安全感,幼兒缺乏安全感時比較怕黑、怕人,而且比較黏家人,因為情緒表達不像成年人充分,還會出現缺乏自信,容易焦慮、緊張,顯得孤僻;他們對父母有很強的依戀性,這時候因為突然間離開父母來到陌生的環境,兒童會有一種焦慮緊張,甚至恐懼等情緒,甚至還會哭鬧。
(二)想象力豐富,幼兒的想象力都比較豐富,據分析得知,這主要是因為小孩子見的少,思維比較活躍,沒有固定的局限。
(三)視觸覺飛速發展期,剛接觸外界的幼兒大腦就像一張嶄新的白紙,需要通過外界的不斷刺激和感染才能發育健全。幼兒受到是那麼樣的刺激就會往那個方向發展,幼兒也是教育者的一面鏡子。
(四)活潑好動,活潑好動是小孩子的天性,他們對外界還處于未知的狀态,偏偏又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旺盛的精力,想要自己去認識去探索這些未知的領域。
(五)好奇心強,兒童天生好奇,對周圍的一切事物覺得新鮮感興趣,就想探求個究竟。因此,好奇心非常的劇烈,什麼事都可能打破沙鍋問到底,甚至就說,有些兒童會把一些玩具拆開仔細的來看,最好是能夠滿足他們的一個好奇心,認真對待的詢問的問題并給出答案。
考慮到幼兒的心理和行為特點,該空間進行了如下設計:
考慮到幼兒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特點,該空間在外部造型上采用不同的材質,圖1溫暖的木質材料,厚實的紅磚材料等,設計師提出“家”的理念,讓每個教室設計成為小朋友的屬于自己的“家”,每個家都擁有自己的個性,讓小朋友們從小對自己的教室形成“家”的歸屬感,每個體量均擁有獨特的材質。
考慮到幼兒想象力豐富的心理特點,該空間在教室多處設置玻璃窗,圖2、圖3玻璃窗可以是空間通透的道具,也可以是孩子觀察世界的窗口。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他們盡情發散想象力。
考慮到幼兒階段是他們視觸覺飛速發展期的特點,該空間在窗體和牆體設計上采用更多缤紛的色彩,圖4、圖5素白牆面窗體留白多,容易引發思考産生儀式感;而彩色窗體則會直接刺激幼兒産生聯想,激發更多感官體驗。
考慮到幼兒活潑好動的心理特點,該空間在地面設計上采用更多的形式,圖6攀岩石、滑梯的設計滿足孩子們好玩的心理特點,坡道設計誘發孩子們奔跑的本能;而台階設計,則會讓孩子們更規矩,更謹慎,失去一些無拘無束的狀态。
考慮到幼兒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該空間多處為孩子設計一些探索的成分,圖7、圖8可鑽爬的小洞,隐蔽的秘密基地,二層設置架空層活動平台、設置小舞台使其成為前後院的“視覺焦點”,結合中心庭院設計了大台階看台空間、并設置了供小朋友玩耍的樹屋,讓孩子自己去探尋關于空間的秘密。
作者:肖欽月 環境設計2003班
指導教師:朱永紅
幼兒的心理及行為特點:在心理上,幼兒更多表現為好奇,求知欲強烈,活潑樂觀,依賴性強。在行為上,在陌生的事物面前,幼兒會開始退縮,害怕,恐懼,内心不安,焦慮等一系列反面情緒,熟悉過後繼而産生新的好奇心,對新鮮事物有着潛意識的渴望和求知。
該空間針對幼兒的心理、行為特點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考慮到幼兒天生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點,該空間采用了許多“拟物”的形态。圖1設計了可愛的動物身體,比如藍色的船、橙色的柱體,圖2設計了白色的獨角獸,以及流暢的曲型線條,明亮的燈光,亮麗的顔色,他們都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引起他們的好奇心。
(二)考慮到幼兒陌生環境會感到害怕,該幼兒園在室内空間中遵循大自然的生長。因此圖3在空間設計中在色彩上我們采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模拟草地,原木色、暖黃色以及溫潤的米白色,讓孩子更好地感知世界,融入環境。自然光最有助于兒童的專注力,但過于刺眼的日光則導緻注意力分散,會影響兒童情緒。圖4采用了玻璃吊頂,讓更多的自然光線進入室内,加入手工雲,讓孩子置身于藍天之下,可以穩定他們的情緒,讓他們的眼睛更好的發育。
(三)考慮到玩耍、求知欲是孩子的天性,該空間采用了自然界元素。幼兒園生态是最大的特色,圖5整個公共娛樂區内,空間風格以現代、簡約為主,模拟戶外大自然的生态坡體,形成了動态的流線型空間和“活地形”,還特别在高處設置了幾個娛樂房間,讓孩子主動去探索,提高他們主動思考和學習的能力。
(四)考慮到幼兒年齡小,行動能力不強的行為特點。該空間設計了幼兒園空間的最優行動路線。圖6衛生間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應當設計在活動室和教室以及卧室近的地方,為了幼兒全面發展,幼兒園充分利用空間布局設計藝體美活動教室。
(五)考慮到幼兒危險意識低,很容易産生碰撞和擦傷,該空間在材質上大多采用木質。圖7成角的地方用棉布包紮起來,空間大量運用了圓弧形倒角設計,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孩子在學習和玩耍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而且四周的玻璃可以讓老師更好的察覺學生的行動,避免他們出現意外。
(六)考慮到幼兒與陌生的同齡孩子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容易哭鬧,情緒波動起伏大。該空間主要采用圓形學習桌。圖8圓形學習桌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之間交流,拉近他們的距離,穩定他們的情緒。
作者:劉思晴 環境設計2004班
指導教師:朱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