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造型語言2(色彩)》課程負責人劉瓊老師率領整個課程團隊:院長曹丹教授,龍銀姣、陸豔、魯笛、楊永波、錢立權、冉春霞、夏函涵、趙春蕊、王磊11位老師及2021級藝術設計專業11個班全體學生進行了宏大的優秀作品展選。




《造型語言2(色彩)》課程使學生掌握色彩的基礎理論知識,能夠對色彩進行認知分析和表現;注重主觀感受、直接表達。通過作業練習,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視覺因素和色彩的心理因素的認知,并提高對色彩技法的表現能力;通過分析色彩與情感、色彩與文化發展的對應關系,語言是情感體驗的結果,采用不同的思維角度進行實踐練習,構成獨特的學習方法,探索色彩是強調創造性的,并掌握如何創造的思維方法和動手技能。

今天的展選活動在炙熱的驕陽下舉行,學生們也是熱情似火,氣氛高漲。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老師們和同學們的肯定,同時今天的優秀作業展選也是不同專業不同班級學習交流的一種很好的方式。課程團隊主要指導人曹丹教授說:“通過這種大平台的基礎課學習與作品的展選,不僅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方式,也是考驗教師課程團隊建設和教學改革成效的一種形式。”在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目标下《造型語言2(色彩)》讓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藝術審美能力和創新表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龍銀姣老師說:“隻有掌握了科學方法的人才會畫畫嗎?傳統的中國畫家不是,傳統民間藝術也不是,兒童更不是,但他們都會畫畫,而且有許多畫得很不錯,甚至成為藝術經典。為什麼我們的“造型”與他們的“造型”結果是那樣地不同?是什麼原因導緻了不同?是我們更高明還是他們更高明?他們沒有“科學”他們有什麼?我們有了“科學”我們缺了什麼?”用我喜歡的中央美術學院呂勝中教授在他的專著《造型原本·看卷》中的話引發大家思考和讨論。

魯笛老師說:藝術創造力特别重要,老師要引導學生以多種視角去觀看和塑造表現對象,這是一個主觀表達的過程,重在過程,不在結果。

楊永波老師說:學生們用點線面造型手段,把色彩與介質結合,無論畫面是具象還是抽象都是在創造和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樣的表現語言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體現,提升了學生的精神境界,也是課改成效的呈現。

夏函涵老師說:學生的生活經驗比較匮乏,他們在對日常生活常見物的感受比較單一,對生活場景的理解也沒有多加思考。所以需要多展示和他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加以引導,每個學生才會有不同獨特性的表現在作品中。

冉春霞老師說:同學們的作品都很棒!點贊

環境設計2101班張悅同學說:同學們都非常熱情,曹教授選畫很認真。現場的每個同學的畫都非常豐富有個性 是一個很不錯的視覺體驗 。現場很熱鬧,讓人感覺藝傳的學生和老師都很棒!!!

視覺傳達設計2101班黃枭雄同學說:造型語言這門課程正式結課了,可能是大學最後的架上繪畫課程了,這門課程拓寬了我對造型的理解,原來造型不僅僅隻是造型,還有對整體的把握,對造型手段和技法的運用,完全打破了我們為應對聯考而形成的蘇派的那一套繪畫理論體系。課堂上劉老師鼓勵我們大膽創新,讓我們欣賞大師作品放開眼界,我常能感受到美術集訓時所不能體會到的繪畫的快樂,讓我看到了繪畫的生動性和多樣性,也更深層次的理解了“藝術”一詞。
今天的選畫也是不拘一格,我們将小畫展從室内搬到了室外,雖然武漢的風還是那麼愛搗亂,可還是抵擋不了我們對藝術的熱情,将一幅幅畫面攤開,不少都讓我眼前一亮或是一聲驚呼。最後曹院長親臨選畫,不得不說大師的眼光确實和我不一樣,我覺得曹院長更重視繪畫的形式美感,最後我的作品也有幸被曹院長選上兩張,但并不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作品,這應該就是每個人對藝術的觀察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很開心能夠在劉瓊老師的帶領下學習造型語言這門課程,至此我獲益良多,為我在大學的專業課學習打下了基礎。
以下花絮能找到“你”嗎?這将是我們大學光陰中最美好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