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平面圖像處理2》課程是藝術設計類專業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基礎必修課程。通過理論知識了解Adobe Illustrator軟件的操作邏輯及可視化平面圖像處理的原理;通過實踐操作熟悉軟件操作環境及技能,提升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在課堂上,王磊老師讓同學們了解Adobe Illustrator軟件中各種工具和菜單命令的使用,希望大家能熟練掌握繪制工具。在上機課程中加強對同學們的指導,讓同學們的疑問及時得到解決,能夠大膽創新繪制出作品。并在此次課程結束後進行線上展示的方式進行彙報交流,希望同學們相互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設計作品。
課題一:臨摹插畫展示
作為大一新生,剛開始入手Adobe Illustrator軟件,當下更多的是對軟件工具的認識,通過對網上一些作品的臨摹繪畫,增加運用鋼筆工具的熟練度和靈活度,方便同學們在接下來的設計展示中能夠清楚快速的選中軟件的所有道具,将腦子中的更多空間存留給設計的理念和創意的浮現。運用點、線、面的結合加以構圖創造出新興有趣的作品呈現出來。通過臨摹擴寬同學的眼界,增加平面、立體作品創作的表現方式。以下是該班對于Adobe Illustrator軟件所臨摹的插畫作品。

作品名稱:《兔子基地》 作者:馬銀蘋

作品名稱:《童趣》 作者:吳欣怡

作品名稱:《糸》 作者:謝欣榮

作品名稱:《甜點小島》作者:廖星月

作品名稱:《DOCTOR》作者:孟婉婷

作品名稱:《地緣》作者:徐晨曦

作品名稱:《未來家園》作者:陳夢涵

作品名稱:《房子》作者:張蕊

作品名稱:《派對》作者:劉嘉清

作品名稱:《黯谷》作者;黃枭雄

作品名稱:《jump》作者:袁滿

作品名稱:《小鎮》作者:陳先怡

作品名稱:《日落下的野餐》作者:陳欣楠

作品名稱:《都市》作者:李璇俊傑

作品名稱:《房子》作者:劉宇欣

作品名稱:《童趣樂園》作者:盧炜嘉

作品名稱:《空庭》作者:呂思成

作品名稱:《夏日空間》作者:宛如

作品名稱:《夢想小島》作者:王焱垚

作品名稱:《環保城市》作者:楊夢婷

作品名稱:《幻樓》作者:葉星雨

作品名稱:《可愛世界》作者:袁晶晶

作品名稱:《奇異小鎮》作者:張弛

作品名稱:《小小建築家》作者:周宣孜

作品名稱:《節能城市》作者:宋鑫雨
課題二:包裝設計
一個産品的包裝直接影響顧客購買心理,産品的包裝是最直接的廣告。好的包裝設計是企業創造利潤的重要手段之一。策略定位準确、符合消費者心理的産品包裝設計,能幫助企業在衆多競争品牌中脫穎而出。藝有法,無定法。同學們經過定量的訓練和時間的磨合将工具逐漸熟練,也慢慢從臨摹模仿演變成自己創作。活學活用,豐富精彩的創意,通過老師上課呈現的技法和各式圖片的展示進行學習,繪制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作品名稱:《燒酒》作者:馬銀蘋


作品名稱:《黑芝麻丸》作者:謝欣榮

作品名稱:《太空椒》作者:李文靜

作品名稱:《黃金香蕉-酵素飲品》作者:廖星月

作品名稱:《誘惑》作者:張蕊

作品名稱:《WACKI》作者:孔怿萌

作品名稱:《元氣茶飲》作者:陳夢涵

視覺傳達設計2102 《遊寄》邵巧琳

作品名稱:《兔中兔》作者:葉星雨

作品名稱:《藍萃咖啡》 作者:張弛
課題三:主題創意海報
通過“生肖創意海報”、“博物館文物主題海報”等創意比賽項目,培養學生将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後的專業圖像處理技法打下堅實的軟件基礎。探讨時下圖形設計的趨勢,結合市場來了解軟件與圖形的關系,靈活運用,掌握軟件工具原理。


作品名稱:《似錦》作者:馬銀蘋

作品名稱:《相觑》 作者:邵巧琳

作品名稱:《權》 作者:吳欣怡


作品名稱:《青絲》 作者:謝欣榮

作品名稱:《哒兔砸》 作者:孔怿萌

作品名稱:《月精》作者:陳夢涵

作品名稱:《兔财神》作者:宛如

作品名稱:《青銅圓鼎》 作者:袁晶晶

作品名稱:《兔子星球》 作者:周宣孜

作品名稱:《卯兔》 作者:陳欣楠

作品名稱:《圓圓》作者:代彤

作品名稱:《兔》作者:劉嘉清

作品名稱:《鑲金面具》 作者:王啟飛

作品名稱:《機械戰損兔》 作者:王雨婷

作品名稱:《幾何青銅》作者:李文靜
AI繪圖是一個需要耐心的過程,圖形的精細程度與耐心緊密相連,在這個過程中去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練習積累經驗後才能進步。在這一個月中,王磊老師認真有趣的課堂教學讓整個枯燥的學習過程變得生動起來。而在王磊老師的悉心教導下,我們在學習中獲得了許多新的創新思想和啟示,對軟件的使用也逐漸得心應手。
馬銀蘋/視覺傳達設計2102班
平面圖像處理2對我們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必修課。視傳專業與圖形圖像交往密切,我們要打好基礎,提高學科積極性。通過理論知識了解Adobe Illustrator軟件的操作邏輯及可視化平面圖像處理的原理;通過實踐操作熟悉軟件操作環境及技能,提升了我們的知識應用能力。
謝欣榮/視覺傳達設計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