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四月,告别春寒料峭,迎來鳥語花香。在為期十二天的專業課采風中,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師生深入荊門、荊州等文化古城,向社會學習,向民間學習,響應“振興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号召,從中采集素材、體驗生活,激發學生創作靈感、培養視覺審美情趣,提高文化修養。
幾番曆練方成器,數經雕琢自見功。《專業聯合設計》課程是一門集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于一身的開放式、綜合性課程,兼有實地考察及社會實踐等多重任務和意義,是學生提高專業素質最有效的藝術實踐方式之一。本次參與實地調研、采風的專業有:數字媒體藝術、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産品設計、産品設計(珠寶首飾設計)等五個專業。
在這些琳琅滿目的學生作品裡,有三維建模、視頻拍攝、文創産品制作等“振興鄉村”的主題作品,有通過剪紙、貝雕、風筝、烙畫、編織等各類綜合材料為制作主體的“非遺”主題作品。這些作品試圖突破傳統的藩籬,在傳承與創新中尋求平衡的支點,整合出個體基于文化考量的軌迹,诠釋我們所遵循的藝術理念。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
2022年4月
教學指導
數字媒體藝術1901班級指導老師:陸豔

數字媒體藝術1902班指導老師:趙春蕊

作品展示:
作品名:探尋非遺 留住經典——《尋荊記》紀錄片
作者:數字媒體藝術1901班 謝語嫣、肖曼飛、劉張承、王思源
指導老師:陸豔
創作說明: 通過此次采風,我們以影像的方式,拍攝了—段關于荊州非遺的紀錄片,内容包括兩個地區的景點,結合景點和非遺文化制作出具有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的紀錄片,讓觀者既能感受荊州别樣的自然風光,也能了解非遺文化。我們此次拍攝視頻的目的在于探尋非遺、留住經典,不要讓那些老—輩傳承下來的瑰寶慢慢褪色。

作品展示:
作品名:《如畫荊州》紀錄片
作者:數字媒體藝術1901班 曹文迪、劉智翔、陳明思、王棟
指導老師:陸豔
創作說明: 根據對這次采風中荊州的風景名勝、曆史古迹、非遺文化的記錄整合。将荊州古城牆、楚王車馬陣、荊州博物館和張居正故居等曆史古迹的視頻記錄剪輯并編撰,制作成關于荊州曆史文化建築的小型紀錄片。用紀錄片的形式向大家充分的展現荊州的風景名勝和曆史文化底蘊。

作品展示:
作品名:《荊楚文化》系列遊戲
作者:數字媒體藝術1901班 張雅茹、楊婧怡、萬雪、鄧文卓
指導老師:陸豔
創作說明: 依據本次采風進行的荊州特色非遺文化和曆史古迹的考察與記錄。将荊州漆藝文化和楚王車馬陣制作成小型遊戲,傳授荊州獨有的文化底蘊以及非遺文化傳承的曆史。用娛樂的方式講授文化藝術的來源,向大家展示以荊州為中心的楚文化,自帶浪漫濾鏡的名勝古迹。

作品展示:
作品名:《荊楚文物》動态插畫
作者:數字媒體藝術1901班 鄒孜恒、數字媒體藝術1902班 趙雅琴
指導老師:陸豔
創作說明: 文物是荊楚文化源遠流長和生生不息的實物見證,是傳承弘揚荊楚文化的曆史根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

作品展示:
作品名:《荊州博物館》文創設計
作者:數字媒體藝術1902班 淤穎、張予暢
指導老師:趙春蕊
創作說明: 荊州博物館館藏文物13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92件。2008年荊州被李偉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我們根據荊州博物館文物花紋和圖案的元素做的文創設計。

作品展示:
作品名:《荊州博物館》文創設計
作者:數字媒體藝術1902班 張靜怡、王婉晴、陳誠、黃文豪
指導老師:趙春蕊
創作說明: 荊州博物館文創設計根據荊州地方的流行元素和文化底蘊,文創設計中的文化代表元素為荊州博物館的文物,文創設計元素為創可貼、充電寶、博物館門票、其中主要文化傳播為目的通過日常用品,能夠快速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讓不同消費人群不同消費賦予不同意義。

作品展示:
作品名:荊楚文化與風格化模型
作者:數字媒體藝術1902班 王晨兆、費文傑
指導老師:趙春蕊
創作說明:設計根據荊州地方的流行元素和文化底蘊,取各種荊楚文化元素所結合的産物,從漆器,玉器,紋樣傳說中取材将他們合理的進行形态上的結合。通過三維技術展現出來,設計一款具有荊楚文化的風格化模型。

作品展示:
作品名:漆器的制作流程
作者:數字媒體藝術1902班 付良緣、李朵
指導老師:趙春蕊
創作說明:非物質文化遺産經過天然液體的打磨,傳統手藝,曆史悠久,工藝考究複雜,溫潤華麗,富含變化,溫暖與現代機械格格不入。

作品展示:
作品名:荊楚美食
作者:數字媒體藝術1902班 蔡明思、肖芸菲、王一莎、餘恬
指導老師:趙春蕊
創作說明:我們根據這次采風的課程了解到漆器以及制作過程,非物質文化遺産經過天然液體的打磨,傳統手藝,曆史悠久,工藝考究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