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一個美好的字眼、一個讓人憧憬的詞,曾讓無數學子寒窗苦讀,隻為步入心目中理想的殿堂。
進入大學代表了九年義務教育的結束,告别了填鴨與題海,告别了枯燥與無聊。如果說高中是坐在地獄仰望大學的天堂,那麼進入大學的天堂,我們又該如何規劃這一段旅程,繼續保持熱愛,讓自己的夢想在這裡升華呢?如果大學是可以定義的,我們該如何定義這段獨特的旅程呢?
2023年3月26日下午2022級傳播系與影制專業全體學生在5201開展“我心目中的大學生活”分享會第一期。新聞學2201班的李奕欣同學和工藝美術2102班的彭雨同學圍繞“大學——我該如何定義你”這個主題進行了分享,班會由輔導員賀兵麗老師主持。


大學是不設邊界的探索
新聞學2201班的李奕欣同學以Vlog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她在視頻中介紹了自己的興趣愛好、閱讀的書籍,并向同學們推薦了網課學習資源。李奕欣同學表示大一階段不要給自己設限,要努力嘗試,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她認為大學裡面有豐富的學習機會和學習資源,課餘時間應該多聽講座、參加比賽、加入感興趣的社團。與不同圈子和興趣愛好的人多接觸,能從中找到真正的自我,發現自己的長處與短處。

大一時期李奕欣加入了學校CA街舞社,這次她與社團同學一起參加“丹桂·韻”舞蹈大賽,并負責編舞、視頻拍攝與剪輯等工作。她常常與同學一起排練到晚上10點,然後踩着門禁回宿舍。雖然中間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想辦法解決問題也是一種成長。在街舞社她不僅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同學,還鍛煉了自己團隊合作精神。除此之外她還參加了青年志願者協會、視頻大賽等,雖然平時生活非常忙碌、感到很累,但是卻是充實與快樂的,她說:“這就是青春呀!”



拒絕内耗 做有意義的事情
工藝美術專業大二年級的彭雨同學通過講訴自己大一階段和大二階段不同的學習狀态,向2022級的學弟學妹總結大學階段需要“避坑”的幾點。一是大一時期不建議盲目地以拿獎學金為目的,去獲得一些無用的獎狀,要把寶貴的時間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二是要選擇性地參加與自己專業學習相關的有名氣比賽,有勇氣迎接挑戰,在比賽全力以赴,即使在過程中碰壁也會有所收獲,會讓自己的膽量和自信心有所增加。三是要參加注意鍛煉身體,健康生活,杜絕熬夜至兩三點。有時間可以到戶外爬山、跑步。暑假的時候可以考慮參加OB訓練營,學習戶外生存技能,非常有意義。
在分享的過程中,彭雨同學還靜心準備互動環節,進行了有獎問答,大家積極舉手發言,熱情高漲,彭雨同學為回答問題正确的同學準備了零食大禮包,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大學是從象牙塔走向社會的最後一站,是社會與校園的結實紐帶。究竟大學生活應該如何定義呢?賀老師表示大學生活的定義沒有标準答案,每個人都是自己大學生活的定義者,在這裡我們可以接觸廣博的知識、學習專業技能、學會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但是無論如何定義,大學不應該是頹廢的、虛度的、躺平的,而應該是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賀老師希望每位同學會後認真思考自己的大學生活該如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