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公元前427年,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了洞穴隐喻。告訴我們要探索事物的本質,不能流于形式,人們如果隻是沉迷在感覺的世界之中,那可能終其一生就隻能懵懵懂懂,渾渾噩噩。我們應該從影子和幻象中走出去,一步步走向知識和真理的至高境界。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通過讀書會獲得智慧,感受真理,擁有美好的人生!
為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和素養,11月26日,網絡與新媒體2101和2102班舉行了“走出洞穴”讀書分享會。
本次讀書分享會以“共建書香校園,閱見生活精彩”為主題,旨在通過分享和交流,同學們帶來了自己喜歡的書籍,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讓大家受益匪淺。
薛憬晨同學推薦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這本書的記事比較随性,很适合很久沒讀書的人來讀。她分享了書中的一段話:“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她希望大家能夠像書中所說的一樣“當一切開始以後,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讓我害怕的事情了。”

韓玉婷同學給大家推薦的是《被讨厭的勇氣》,出自于著名的哲人思想家阿德勒。這本書以對話的形式深入淺出的講解人生的真理與目标,能夠幫助我們擺脫人性的枷鎖。這本書讓她更有勇氣成為自己,生活沒有那麼多觀衆,做好自己就足夠。

陳映如同學分享的則是吉本芭娜娜的《花床午歇》,這是一本明明有悲傷的成分,讀完卻感覺不到悲傷,還總想感歎主人公如此幸運的小說,描繪了生活在這個美麗世界上的希望之光。

向洪雨同學介紹的是沈從文的《湘行散記》。全書共三個部分,分别是從文自傳,湘行散記與湘西。在這本書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夫人缱绻的愛意,不絕的情思,也可以看到湘西明淨的水波、溫柔的河流、充滿煙火氣息的吊腳樓和山城......她從這本書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通過這次分享會,學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閱讀的重要性和意義,激發了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了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