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進行時】停課不停學 技術來幫忙
——藝傳學院周勝老師創新融合教學新方式
(通訊員:劉玥含)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本學期同學們無法回到課堂學習,隻能“宅”在家裡。但是“停課”不代表“停學”,同學們的學習熱情依然高漲。為了不影響到同學們的學習,本學期課程集體“上線”,雖是挑戰,但也為我們創造了不少創新的機遇。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周勝老師在本學期擔任17級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生《新媒體創新》這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據周勝老師介紹,《新媒體創新》課程是一門理論實踐課程,強調的是理論結合實踐,需要同學們通過具體創新項目的實踐,掌握創新的方法,體會創新的具體途徑。由于不僅包含理論還有實踐的内容,使得線上課程的開設更加具有難度。
慕課平台為主 QQ群作輔助
對于《新媒體創新》這門課程的講授,周勝老師主要采用中國大學MOOC平台,配合慕課堂使用。說到為什麼選擇中國大學MOOC這個平台,周勝老師分享道:“我認為中國大學MOOC的異步SPOC教學課程體系完整,MOOC後台數據完備,便于精細化教學。學生學習的行為數據、反饋和回答問題數據都能保存,便于老師改進教學方式,調整後續的教學内容。方便學生自學,同時錄播課程也可以解決因為網絡條件,部分同學直播收看的網速卡頓的問題。因此選擇以中國大學MOOC平台為主要教學平台。”
“僅僅使用慕課平台也是不夠的。”周勝老師對于自己的教學流程提到,MOOC更利于學生自學,但是也需要其他的輔助來進行教學。為了避免MOOC教學平台和QQ群的頻繁切換。學生在進入課堂的第一階段,先在QQ群中聽取錄播的課程介紹,布置本堂課的教學安排,讓學生明确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學習的第二階段,通過慕課堂布置練習題或讨論題,讓學生帶着問題進入MOOC平台,觀看教學視頻,完成練習和讨論。學習第三階段:回到QQ群,引導學生完成課程内容的複習,知識點的回顧;進行課堂答疑,根據慕課堂的學生數據,對學生有針對性的互動;下發補充的教學參考資料。
周勝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慕課堂的教學工具,在課程開頭引入練習題或讨論題,避免學生收看視頻沒有問題意識,找不到知識點。在平台讨論區,開展學生互動。通過問卷《新冠肺炎下受到影響的行業》引導學生思考,便于後續讨論題的導入。

(周勝老師通過問卷形式引導學生思考)

(周勝老師設置課堂讨論内容)
設計調查問卷 改進教學方式
周勝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慕課堂的教學工具,設計問卷調查《新媒體創新課程學生在線學習情況調查》,了解學生線上學習的硬件條件、在線學習情況、課堂效果以及收集學生反饋的問題。學生們大部分反饋學習能高效順暢的完成,但依然渴望可以多交流的直播方式,但周勝老師考慮到部分同學的網絡環境較差,可能會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周勝老師在QQ群裡不采取直播形式,采取錄播的形式完成課程介紹,用文字交流,方便同學課下自學和複習。

(周勝老師利用慕課堂的問卷工具開展調研讨論)
積極解決困難 師生共克難關
網絡課程教學現在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因此還是避免不了許多困難,例如:網絡卡頓、作業下發和批改得分标準過嚴學生難得分、練習題答案過于死闆、提交作業時間沿用系統自動設置的截止時間與課堂布置時間不一緻等難題。但通過老師和同學們的溝通探讨處理方法,已經解決了部分問題,如:練習題的答案過于死闆那就改為讨論題回答問題;作業提交時間沿用系統自動設置的截止時間與課堂布置時間不一緻,那就做好統一。辦法總比困難多,經過老師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課程在有序地進行中。周勝老師還對自己提出要求,要讓同學們更好地受益:“要更合理地利用慕課堂的教學工具,在課程開頭引入練習題或讨論題,避免學生收看視頻沒有問題意識,找不到知識點。在讨論區,開展學生互動。明确最後的教學任務,提高同學們的自學熱情。學習方式其實不是最重要,關鍵是要讓同學們學有所得。”
由于疫情的緣故,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回到課堂現在還未可知,但藝傳學院的老師們和同學們也在積極思考,盡量讓知識的傳遞不會因為疫情而受到阻隔。學習不會停止,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創新,技術與教育相融合,為同學們收獲新知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