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1日上午9時,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書籍設計》嵌入式教學再推進走進陳一丹伉俪圖書館現場教學。課程組團隊老師帶領授課班級視覺傳達設計2101、視覺傳達設計2102班學生80餘人在圖書館IC創客空間舉行書籍設計主題分享會--“構建視覺叙事綜合體”。分享會由《書籍設計》課程組教師王磊老師主持。

本次主題分享會特邀企業嘉賓武漢文旅集團從事文旅項目開發運營與品牌策略設計師徐奕,他曾在劉曉翔書籍設計工作室擔任書籍設計師,參與《新中國美術圖史》《古韻鐘聲》《北京紙币八百年》等書籍作品的設計工作。徐奕老師在書籍設計、品牌設計及文旅項目規劃設計運營領域均有豐富經驗,旨在深入探讨書籍設計與視覺叙事的融合,以推動教學與實踐的深入結合。

分享會伊始,徐老師先從書籍設計與建築設計的關系入手,提出建築設計師設計生态的頂端,從書籍設計維度告訴同學們“書是一座柔性建築”,書的内容編排、規劃出邏輯動線與閱讀節奏,版式網格可以營造出空間尺度與布局,印刷工藝和紙張語言烘托出氛圍意境。好的書籍設計可以為讀者帶來完全不同的閱讀結果,是強化觀者感知的最強技法。

主題分享會的内容以“一項能力、一種标準、一位先驅”為主線展開,以利西茨基先驅藝術家為例,提出學會“對一個複雜變量的控制和處理”能力,最終構建以“視覺”為核心媒介,達成内容“叙事”,輔以設計技巧與工藝的形式“綜合體”的标準。


在書籍分享會的互動環節,徐老師從書籍裝幀設計、編輯設計、編排設計、信息化設計幾個方面現場展示并重點講解了《古韻鐘聲》《2010-2012中國最美的書》《剪紙的故事》《文愛藝詩集》等幾本中國最美的書。同時邀請了同學們上台共同探讨對書籍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他說“透過現象看本質,形式為内容服務”,這項能力不論放在任何領域都是非常有用的,并強調在時代當下學習書籍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做一本書,而是學習對一個複雜變量的控制處理能力,不管未來信息載體如何變換,都能以這項能力成為合格的視覺傳達設計師。


分享會後,書籍設計課程組負責人盧春梅老師對本次分享會進行總結發言,她說這次分享會帶給同學們的收獲頗多,為之後的課程學習和書籍設計提供了很多經驗,期待大家用自己的書籍設計語言構建“視覺叙事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