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教師

段雅芹,副教授,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産品設計專業負責人。碩士,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産品設計。主講課程:産品形态與結構設計、創意設計與制作、模型制作與工藝等。
武漢市工業設計協會會員、武漢也琪工業設計公司設計顧問。從教二十年,工作态度認真,教學經驗豐富,多次被評為教學質量優秀。主持完成省級教學改革項目1項,橫向課題1項,參與省級與校級科研課題多項。發表論文10餘篇,電水壺系列設計、冰箱外觀設計等多件設計作品發表于《藝術百家》等核心期刊,主編教材1部。
《産品形态與結構設計》課程設計
一、課程簡介
産品形态與結構設計是産品設計專業必修課程,課程共計48學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産品形态的基本概念、理論和産品形态設計技能,從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培養學生對産品形态的想象能力、認知能力及創造能力。通過設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梳理産品形态與功能、材料、構造、技術、環境及文化等方面的關系,逐漸培養綜合思維能力、平衡協調能力、分析和解決形态問題的綜合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設計素質,為後續專業課程奠定基礎。
二、課程目标
課程目标⑴:
系統掌握産品形态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一定的産品形态設計專業技能;
課程目标⑵:
具有綜合把握産品功能、結構、材料工藝、造型和市場需求等多因素關系,進行産品形态設計和整合創新設計能力;
課程目标⑶:
具有寬廣的藝術設計基礎能力,同時在專業領域建立自身優勢,在産品設計或相關專業領域具備繼續學習深造的能力。
三、教學内容與設計特色
1、教學内容
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對産品形态的想象能力、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以産品設計造型過程為線索,從點、線、面、體形态的構成要素分析出發,結合形态設計法則和造型方法進行展開,探索豐富造型創造的可能性,引導學生掌握形态的基本規律和造型方法,實現認知與表現的一緻性,從而提高學生系統化的産品形态造型設計能力。在教學内容上通過形态的理解與認知、形态的分割與積聚、形态的語義與生成三個階段的學習和訓練,從認識層面到學理層面再到應用層面,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建立正确的形态認知觀和價值觀、學習和掌握系統的産品形态設計方法,并最終能應用所學知識完成設計輸出。
2、設計特色
課程由淺入深,采用逐步提高的課程模塊,每一模塊解讀相應知識。通過練習解決相應的能力問題,作業要求也是呈遞進狀态,要求學生認真完成每一個階段作業,以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根據課程安排,前兩章是産品形态和形态美的知識學習和吸收,作業安排首先是尋找優秀設計案例,拓寬學生眼界;然後根據課程内容,進行設計訓練《自然形的提煉》,沒有任何功能的前提下,提煉自然形,鍛煉學生對于形态和形态美的掌握;設計訓練《功能形态設計》,增加簡單功能(懸挂、支撐、開合等),通過形式語言,在原型基礎上表達一定的功能,作業安排依據課程模塊講解内容也是循序漸進的開展;接下來把形式和功能進行結合,展開快題設計,進行到本階段學生已經能夠很好地掌握形态的語義表達,結合産品的功能進行綜合的訓練。

四、教學方法
1、注重課前的預習和基礎知識的學習。
在理論講授前讓學生自己先進行基礎知識的預習。預習的過程中可進行分組學習,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網絡、慕課等資源提前對課程有所了解。理論授課的方式可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來聆聽和觀察。學生變換成老師的身份,把前期自學的内容采用報告的形式有條理的呈現出來。老師根據每組學生做報告的情況有針對性的來重點講解,主要是以補充為主。這個過程中老師更像是帶領學生來探索發現知識,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探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會因為自主習得知識而又成就感,并在這個過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2、邊講邊做,理論和實踐同時進行。
在教學中一直遵循“做”的設計理念,“做”貫穿整個設計教學過程。“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手繪形式的課堂訓練;一方面是按照設計的程序與方法做設計。
3、鼓勵學生關注生活,對日常生活進行形态探索
形态設計是一個需要眼、腦、手共同合作完成的複雜過程。其中,觀察是形态設計的基礎。對于形态設計學習來說,最好的觀察目标與靈感來源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觀察的步驟分解,啟發學生據此進行日常生活的形态探索。通過理論講解與實踐觀察結合的方式, 培養學生對日常形态的探索力與理解力,讓學生學會從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中汲取設計的養分,養成随時随地觀察、思考并進行轉化的習慣,加強學生對形态的創造性表現。
4、關注學生的專業素養,建立課外學習群。
QQ課外學習群中發布打卡任務,鼓勵學生每日繪畫打卡,每天堅持畫一點,相信每位學生的手繪能力都會有所提高。同時,在微信群中推出各類比賽信息,優秀作品信息,多方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