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按照行動能力導向進行的教學設計,教學組織總體采取理實一體化的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教學模式。對于知識部分的教學主要采取案例分析、啟發引導、課堂讨論、自主學習等教學方法,對于項目任務教學主要通過案例分組讨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完成模拟實際工作任務等方法進行。
通過《數字媒體制作實踐》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系統地掌握數字媒體藝術制作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形成基本的知識體系邏輯;掌握各種媒體的基本處理技術和常用數字媒體外設的使用,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動手能力;結合數字媒體藝術作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能力并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也是信息時代對人才的需求;通過對各種數字媒體軟件的介紹和學習,培養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利用軟件中提供的幫助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最終達到藝術作品的審美要求,可以參加各類專業競賽,形成“以賽促學”的學習氛圍。
作品展示:
作品名:《百變造型,一拍即得》
作者:李岚星、梁有昕
指導老師:彭婵娟
創作說明:創作靈感來源于美顔相機,大數據顯示,在過去半年中,拍照P圖類應用在“95後”女性中的滲透率呈現逐月下降的趨勢。在去年年初,拍照P圖類應用在目标群體中的滲透率還高達66.4%。截至去年7月份,“95後”女性中的拍照P圖用戶已不足60%,而男性的比例相對有所上升,數據表明美顔類APP在年輕女性市場相對飽和,但是在整體用戶上存在上升空間。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美顔相機帶來的便利,一拍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品名:《真果“珍”味道》
作者:曹文迪、劉張承、王思源、劉智翔
指導老師:彭婵娟
創作說明:作品的主題是娃哈哈的創意廣告,時長15秒。在拍攝選材方面,我們選擇了符合主題的新鮮水果及主體果汁飲料。在拍攝中,使用彩色背景布,匹配主題的道具拍攝素材,始終貫徹突出對廣告的宣傳。巧妙應用水元素和特寫的鏡頭突出表現水果的新鮮,視頻簡短,卡點配樂歡快,表現出果汁的不同口味,表達出娃哈哈果汁飲料的真材實料。
作品名:《愛,“9”在身邊》
作者:萬雪、張雅茹、楊婧怡、鄧文卓、周倩雯
指導老師:彭婵娟
創作說明:本次拍攝主題是“999感冒靈”,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信息時代,每天忙碌的計劃和做不完的工作讓人們隻關注于自己的世界,而忽視掉身邊的溫暖。作品以999感冒靈為載體,在日常的小事中發現屬于自己的溫情,讓大家感受到愛“9”在身邊。通過對不同情感的表現拍攝,将父母之間的關愛、同學之間的友愛以及戀人之間的親愛運用感冒靈産品作為媒介,串聯起三個不同的故事。不直接提出産品的作用,而是通過産品含蓄表達不同情感,旨在追求: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總有屬于你自己的愛在身邊。
作品名:《一個關于夢的故事》
作者:鄧芷璇、鄒孜恒、周倩雯
指導老師:彭婵娟
創作說明:現如今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人們都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去忙碌自己的工作,開始熬夜,失眠,從而引發睡眠質量問題。希望回到小時候一樣,在媽媽的懷裡擁有一個安穩舒适的美夢。作品以一個小女孩的夢為故事線。用夢裡媽媽的守護,體現産品床墊的舒适度。
作品名:《學途》
作者:陳誠、蔡明思
指導老師:姜莉(副教授)
創作說明:本作品是為激發當代新青年奮發向上而制作的勵志視頻。面對當代新青年,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現如今很多當代大學生目标不明确,容易迷失自我,甚至玩物喪志。通過本次視頻能夠激發當代青年的鬥志,展現青年志存高遠,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先鋒力量。
作品名:《寶通寺》
作者:於穎、楊文煊
指導老師:姜莉(副教授)
創作說明:我們拍的這部短視頻的題材來源于“寶通寺”,大家在武漢坐地鐵大多都聽過“下一站,寶通寺“這句地鐵語吧,我想起《六祖壇經》中的那段佛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讓我覺得平凡的人終究是有執念,想單槍匹馬的對抗這個世界,也想不留遺憾的潇灑轉身,想心如明鏡般看透世界的真相,也想保留不知不懂不計較的單純少年。
作品名:《“疫”生中的奮起》
作者:黃逸飛
指導老師:姜莉(副教授)
創作說明:本作品是在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和提升大學生對學曆的向往的視頻。近幾年國家對于考研大學生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考研人數不斷的增加,也就意味着競争的激烈,考研變成了一種生産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素養,本片從三個考研學生的一天入手,映射了考研路上遇到的問題。謹以此片,預祝各位考研學子順利上岸,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