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百校聯百縣”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于2021年7月正式立項啟動,我校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江晨老師主持的科研項目:“鄂西鶴峰縣中營鎮麻水紅岩坪村紅色文化傳播與文創産品開發”喜獲立項。該項目是江晨老師在2020年疫情期間結合恩施鶴峰縣中營鎮麻水紅岩坪革命老區進行實地考察後的研究項目,在前期的科研調研中已為鄉村振興方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江晨老師一直以來重理論、重實踐,始終将國家戰略與教育教學、科研緊密結合,始終将荊楚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作為科研主要方向,自2019年為脫貧攻堅探尋藝術、文化和地區發展,深入恩施州鶴峰縣開展調研開始,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後,其堅持發揮專業優勢和團隊力量,為湖北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智力支持。江晨老師作為學院荊楚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骨幹成員,在2020年和團隊成員前往鶴峰縣中營鎮,行走在田間地頭、與當地手工藝人交流溝通、手把手學習老手工藝,收集、提煉和總結鄂西鶴峰縣中營鎮麻水紅岩坪村紅色文化,并嘗試用新媒體平台結合藝術設計進行文化内涵與視覺元素的傳播,為中營鎮麻水紅岩坪村紅色文化傳承、傳播設計了系列紅色文創産品和土特産包裝,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衆的一緻好評。

江晨老師、劉瓊老師與麻水紅岩坪村村委會工作人員在紅三軍軍部舊址
江晨老師為了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和國際視野,今年初赴韓國讀博,期間與團隊成員一直在線上通過會議交流探讨,并立足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期間搜集了韓國鄉村建設與藝術設計結合的成功案例進行分析,實現本土化轉化,在讀博期間完成了項目構思、申請工作。在暑假回國隔離期結束後,帶領項目團隊成員第一時間前往中營鎮參與該項目的調研工作。
中營鎮紅色文化底蘊豐厚,紅三軍軍部舊址廣場上聳立飄揚的紅四軍、紅二軍團、紅三軍三面軍旗雕塑,濃縮了賀龍領導的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創建、發展和鞏固湘鄂邊革命根據地的峥嵘歲月,展示了人民軍隊在湘鄂邊蘇區的發展軌迹。
“鄂西鶴峰縣中營鎮麻水紅岩坪村紅色文化傳播與文創産品開發”研究團隊在調研中了解到,這些革命舊址群在紅軍離開後由當地農戶居住,對舊址損壞較大,近幾年鶴峰縣對這些革命舊址進行搶救性的保護和翻修,對紅三軍軍部舊址建築保持了“翻新如舊”的模式,保持了古樸簡約的風格。

紅三軍軍部舊址群
江晨老師和項目團隊在充分了解、深度挖掘和藝術解構的背景下,認為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以紅色文化為切入點、以鄉村振興為契合點,堅持目标導向和成果導向,深入挖掘、精準提煉鶴峰縣中營鎮紅岩坪村紅色文化的形式、内容和價值;尋求新傳播内容、新傳播形式、新傳播途徑,讓紅岩坪紅色文化以“鮮”的内容傳播、以“活”的途徑傳播、以“美”的形式傳播;同時計劃着走進當地中小學進行美育、紅色文傳承和德育。完成“教授下鄉講黨課”、打造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思政教育及藝術設計課程思政亮點。

“鄂西鶴峰縣中營鎮麻水紅岩坪村紅色文化傳播與文創産品開發”科研項目團隊還計劃為紅色文化創設出紅色文創系列産品及特産包裝設計,帶動紅色旅遊發展和土特産銷售,實現在藝術設計“智持”下中營鎮紅色文化轉化為經濟發展動能的鄉村振興新引擎。例如鶴峰地區的土豆片、臘肉是當地特色食品,也是紅軍駐紮在鶴峰時期的果腹之物。從對當地老年人的詢問中得知,如今常見的土豆、臘肉在當時都是奢侈品。當地的農産品從調研中基本還屬于保持“土特色”和原生态,臘肉為了保存僅僅使用了透明袋的真空包裝。這些現狀為後期農産品包裝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這一系列的舉措将實現藝術設計、紅色文化、地域文化、經濟轉化的聯動,精準發力,最終助推鄉村振興。
